close

最近過著平靜的日子,每天安排事情充實自己的腦袋和身體。偶爾感覺到寶寶又在肚子裡打嗝、滾動、伸展雙腿,會停下來和她一起數打嗝的次數。偶爾彈琴時,思緒亂飄,想到忘記去看龐畢度中心在北美館的特展、想到某個可愛小孩的笑臉、想到某段令人生氣的對話,氣得彈不下去,只好打電話給麥可或媽媽談心。又偶爾因為讀了某本書,獲得意外的收穫而使心靈感到踏實。

 

我一直覺得擁有美的體悟,能讓人感到充實和快樂。就連寶寶,我也希望她能活在美的世界,能學習欣賞美的事物。最近正在讀一本談美學教育的書-【孩子的十二堂美學課】。我認為美的定義很主觀,每個人對美的事物都有自己的喜好。讀這本書的初衷,是希望了解除了欣賞音樂、繪畫、展覽等一般認定的藝術之外,還有哪些方法可以讓我和寶寶感受到美。

 

一邊讀這本書,我一邊想起國中課本上,徐志摩說"數大便是美",以及某個文人說"萬物靜觀皆是美"。除了藝術品,日常生活與家人相處的點點滴滴,大自然萬物七彩繽紛又充滿奧妙知識地運行著,這些都交織成為我們感官這個世界的美好回憶。我曾經在一次的溯溪旅程中,發現其實再優秀的建築師、庭園造景師都比不過大自然的巧手,鮮少人煙的郊外沙洲上,看到的不是雜草,而是充滿設計感又自然的灌木叢造景。抬頭仰望天空的時候,意外發現,我和麥可在室內設計師那而挑選的壁紙圖案,竟不如夕陽紅暈那樣動人。

 

親情、愛情、友情同樣具有觸動人有美好感受的魔力。結婚之後的第一個除夕夜,心中最想念地,竟然是外婆親手煎的蘿蔔糕、香腸,還有每年和外婆、阿姨一起圍爐的熱鬧情景。懷孕後身體的不適,常常讓我唉唉叫,再多的鼓勵都抵不過麥可的一個抱抱,附上他親口說的"乖寶貝"。和同事一起挑燈夜戰,腦力激盪,帶文化之旅,有爭吵的淚,有專案完成後的笑,更堅固了我們彼此之間惺惺相惜的情誼。

 

千里馬要有伯樂,美的事物需要有懂得鑑賞的人。既然美的事物那麼廣泛,我們要如何發掘?

 

書上舉了達文西的例子,說他從小就喜愛觀察大自然萬物的動態,不論動物、昆蟲、植物等,小小達文西不僅很有興趣,而且還會畫下這些自然萬物的型態。有一回他利用家裡一塊木板,將他最熟悉的小動物都畫上去,有蛇、蝙蝠、蝴蝶、蚱蜢,還有一些就連他父親都叫不出名字的小東西,構圖結構合理、形象逼真,也讓他父親發現小達文西的繪畫天份,進而讓他拜名師學藝。

 

由此可知,對美好事物的體悟,需要旺盛的好奇心,以及開放的心胸,才有辦法獲得。就像書上舉梁啟超所說的一句話:"趣味是生活的原動力。喪失趣味,生活變成了無意義。"

 

我希望我和我們的寶寶,能保有不斷學習與成長的好奇心,帶著開放的心胸,從美的角度來看這個世界。"凡事皆有其趣味",這也鼓勵我要盡量從正面的態度來看事情。我想麥可是最懂的,因為他常常要擔任我的心靈導師,開導開導我這個多愁善感的家庭主婦。

 

直得欣慰的是,因為讀了這本書,讓我又重新回味了腦海裡頭種種甜蜜的回憶。不論是我和麥可、北鼻,或者我和家人、朋友、同學等等,感謝陪伴我成長的大家。謝謝麥可永遠稱讚我煮的菜,謝謝麥可不論我何時打電話給他,都能給我即時溫暖的回應。要謝的人、事、物實在太多,謝在心裡頭,謝謝老天爺。祝福大家都能在美好的世界裡,找到讓自己安身愜意的角落,也希望能分享到我朋友們生活中所經歷的美好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ranziska 的頭像
    franziska

    franziska

    franzis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